酷兒童話學:野獸、反派與情慾政治

文/施舜翔

「流行文化學院」第八期專題為「酷兒童話學:野獸、反派與情慾政治」(“Queering the Fairytale: The Beast, the Villain, and the Politics of Sexuality”)。近年來,迪士尼陸續在童話改編中加入「女性意識」與「同志角色」,因而引發一系列關於女性主義與酷兒童話的討論。不過,童話翻轉並非始於迪士尼,繼承自口述傳統與民間傳說,童話故事本身即充滿版本變異;而早從七〇年代開始,女性作家與學者便大量想像童話故事的另類敘事與差異史觀。從盧瑞(Alison Lurie)、卡特(Angela Carter)到愛特伍(Margaret Atwood),童話故事不只是女性小說的創作原型,更成為形構女性主體的核心場域。

繼續閱讀

賽伯格美學:性別、流行樂與後人類身體

文/施舜翔

「流行文化學院」第七期專題為「賽伯格美學:性別、流行樂與後人類身體」(“Towards a Cyborg Aesthetic: Gender, Popular Music, and the Posthuman Body”)。早在1985年,哈洛威(Donna Haraway)便以一篇〈賽伯格宣言〉(“A Cyborg Manifesto”)指出,賽伯格是我們的存有,也是我們的政治。賽伯格挑戰了完整主體的幻覺,也解構了原初身體的神話。賽伯格是混種的,分裂的,離散的,賽伯格卻也正好在這樣的情境中發展出一種反抗可能。這樣的政治不以本質身份建立認同,反而以分裂主體進行結盟。正是這樣的結盟,讓賽伯格不只是一種存有,更是一種政治。

繼續閱讀

恐怖怪胎秀:怪物、賤斥與性反叛

文/施舜翔

「流行文化學院」第六期專題為「恐怖怪胎秀:怪物、賤斥與性反叛」(“Horror Freak Show: Monstrosity, Abjection, and Sexual Dissidence”)。怪物為何「怪」?恐怖如何「恐怖」?正如法國女性主義家克莉斯締娃(Julia Kristeva)在《恐怖的力量》(Powers of Horror)中的賤斥理論所揭示,恐怖生於主體與客體界線之模糊。當主體建構不再穩固,當象徵秩序面臨瓦解,當自我與他者之間的界線/限逐漸崩毀,恐怖因此而生。

繼續閱讀

崩壞愛情學:外遇、亂倫與酷兒情慾

文/施舜翔

「流行文化學院」第五期專題為「崩壞愛情學:外遇、亂倫與酷兒情慾」(“The Art of Degenerate Love: Adultery, Incest, and Queer Sexualities”)。吉普妮斯(Laura Kipnis)在2003年出版的名著《反對愛情》(Against Love: A Polemic)中揭露,愛情早已化為當代社會最強大的規訓體制。我們要求彼此愛得恰到好處,愛得不多不少。我們在愛情體制中反覆勞動,好成為理性成熟的模範主體。如果愛情已經化為體制,如果愛情開始生產典範,那麼,就有衝撞體制的亡命之徒,摧毀典範的叛亂份子。

繼續閱讀

台灣流行學:俗文化、混種美學與娛樂政治

文/施舜翔

「流行文化學院」第四期專題為「台灣流行學:俗文化、混種美學與娛樂政治」(“Taiwanese Pop: Low Culture, Hybrid Aesthetics, and Entertainment Politics”)。2015年底,台灣經典綜藝節目《康熙來了》結束錄影。有人說這個長達十二年的節目是台灣流行娛樂的縮影。在全球化的脈絡之下,台灣流行文化如何生成?台灣流行文化又有何特殊主體性?在這期專題中,我們將從俗文化、混種美學與娛樂政治三個角度,重探台灣流行文化如何成為一個複雜流動的全球在地(glocal)文化場域。

繼續閱讀

色情嘉年華:快感、僭越與自我變身

文/施舜翔

「流行文化學院」第三期專題為「色情嘉年華:快感、僭越與自我變身」(“The Pornographic Carnival: Pleasure, Transgression, and Self-Refashioning”)。巴赫汀(Mikhail Bakhtin)曾在有名的嘉年華理論中,指出中世紀的嘉年華具有暫停世俗規範、解放身體愉悅的重要意義。在嘉年華中,那些原先神聖的全都變得世俗,那些原先高貴的全都變得低賤,那些原先屬於精神的再次回歸身體。因此,在嘉年華中,我們見證了詭奇身體(grotesque body)的誕生:那屬於低下身體與賤斥想像的一切。

繼續閱讀

想像華人性:幻想、混種與身份建構

文/施舜翔

「流行文化學院」第二期專題為「想像華人性:幻想、混種與身份建構」(“Imagining Chineseness: Fantasy, Hybridity,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”)。大眾文化中的華人研究是近年文化研究的一大重心。著名華人研究學者史書美在《視覺與認同: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.呈現》(Visuality and Identity: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)中,以視覺文化重探華人性的再現,指出視覺文化已成為跨國情境底下華人用以建構身份的重要媒介。因此,我們開始用電影,用音樂錄影帶,也用流行文化,想像華人性,建構華人性。

繼續閱讀

我愛大明星:明星、粉絲與身份打造

文/施舜翔

「流行文化學院」第一期專題為「我愛大明星:明星、粉絲與身份打造」(“I Love Big Stars: Stardom, Fandom, and Identity Building”)。法國思想家莫杭(Edgar Morin)1957年的名著《大明星》(Les Stars),以及英國電影學者戴爾(Richard Dyer)在1979年出版的《明星》(Stars),可以說是開啓了明星研究的先河。隨著明星不停地被當代社會生產打造,明星研究也越來越豐富,逐漸成為一門不容忽視的顯學。誠如標題所示,我們都愛大明星,但是大明星為什麼可愛,可欲,可追求?作為粉絲,我們又如何透過對明星的投射、認同與迷戀,重塑我們的身份?這期專題就是要探索明星與我們之間的愛恨情仇與互生神話。
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