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/獸/人/機:哈洛威的賽伯格宣言

文/張竣昱

螢幕快照 2017-12-23 下午11.36.08

從〈賽伯格宣言〉(“A Cyborg Manifesto”)最早發表在《社會主義評論》(Socialist Review)中來看,哈洛威(Donna Haraway)原先的對話對象是社會主義群體。〈賽伯格宣言〉前半段講述身分認同的本質化困境以及人/機界線的模糊,後半段則描述女人在高科技社會的未來景況。由此可見,哈洛威的人/機想像鑲嵌在一個受訊息技術高度構築的社會,思考如何在這樣的社會中,透過技術找到抵抗解放的可能。

繼續閱讀

酷兒的憂鬱:佛洛伊德與巴特勒的憂鬱認同論

文/陳穎

gender-trouble-cover

以佛洛伊德(Sigmund Freud)的多產來說,他對同性戀的著墨其實不算太多。佛氏對同性戀之成因的分析,主要見於1905年所出版的《性學三論》(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,有時為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Sex)第一章〈性變態〉(“The Sexual Aberrations”)[1],及1922年所發表的〈論嫉妒、妄想症及同性戀中若干神經症機制〉(“Some Neurotic Mechanisms in Jealousy, Paranoia, and Homosexuality”,“some”有時作“certain”)一文。至於女同性戀,可讀1920年所發表的〈女同性戀案例的心理成因〉(“The Psychogenesis of a Case of Homosexuality in a Woman”),是一名十八歲少女愛上較年長女性的臨床案例 [2];1935年的〈給美國母親的回信〉(“Letter to an American Mother”,有時作“A Letter from Freud (to a mother of a homosexual)”)則表露了佛氏不視同性戀為疾病(illness)、不支持更治的態度。

繼續閱讀

反愛情革命:吉普妮斯的現代愛情勞動論

文/施舜翔

51tWk5V1a-L

吉普妮斯(Laura Kipnis)2003年出版的《反對愛情》(Against Love: A Polemic),應該是單看書名最容易被誤解的一本著作。吉普妮斯不是反對愛情,而是反對愛情的體制化與典範化。吉普妮斯試圖解構的不是愛情,而是由愛情衍生而來的婚姻。那麼,對吉普妮斯而言,反抗愛情的政治行動是什麼?答案是外遇。

繼續閱讀

在神聖與世俗之間:巴代伊的情色理論

文/陳岡伯

8597994-3390465

賴守正教授在2012年譯注了巴代伊(Georges Bataille)的《情色論》(L’Érotisme),可說是首次將這位對傅柯(Michel Foucault)、德希達(Jacques Derrida)、羅蘭巴特(Roland Barthes)等理論大師有深遠影響的法國哲學家引介進台灣。[1] 在導讀中,賴教授指出,對巴代伊而言,「情色則代表著人類踰越奇先天存在侷限與後天人為禁忌、脫『俗』入『聖』、不斷探索生命各種可能、追求極致經驗的企圖」(13)。神聖與世俗以及擺盪在兩者之間的人性張力,承襲自包括涂爾幹(Émile Durkheim)和尼采(Friedrich Nietzsche)的思想,乃是巴代伊理論的基礎。對他來說,宗教經驗與性經驗是密不可分的。
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