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黃璿璋
2017年9月24日中國選秀節目「中國新歌聲」在臺灣大學舉辦了「2017中國新歌聲—上海・臺北音樂節」。一場冠名「中國」的娛樂節目挑動了臺灣群眾敏感的政治神經,即使抗議學生再三坦言初衷為擁護體育場自主權,誠如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范世平的分析,這場活動早已非單純文藝活動,具有濃厚政治色彩,不免引發臺灣年輕人對活動「統戰性」的懷疑。[1] 臺灣群眾對「中國新歌聲」的不滿其來有自。無論是葉瑋庭在該節目的前身「中國好聲音」中將出身屏東「降格」為「中國臺北屏東區」,或是多數歌手選擇避而不談來自「臺灣」的事實,音樂與大一統中國的治術緊緊貼合,「臺灣」的身分認同似乎隨著節目導師的盲選機制而消弭。即使「轉身」,也無法看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