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〇年代的中性香港:《金枝玉葉》中的易裝政治與同性愛慾

文/吳惹內

tumblr_ma93outk6d1rpgxgqo1_1280

在1992年由徐克監製的電影《笑傲江湖II──東方不敗》中,赴港發展的林青霞出演東方不敗一角,在當時掀起了一陣跨性別易裝的中性形象風潮,許多跨性別的影視作品應運而生。同年,林青霞在她出演的五部電影中,就有四部出現男裝扮相。不過,這並非她第一次以男裝形象示人。1977年演出《金玉良緣紅樓夢》時,導演李翰祥原本屬意她演出林黛玉,由張艾嘉出演賈寶玉;但她極力爭取賈寶玉一角,最後成功出演了賈寶玉一角。她本人更曾在訪談中自陳:「從此,我幸福地成為一個男孩。」在九〇年代的香港,港片作為重要的文化輸出,對整個華語文化圈有深遠的影響。這讓林青霞的男裝扮相,成為許多影迷至今心中不可磨滅的經典。

繼續閱讀

香港(男)同志電影中的台灣想像:《春光乍洩》和《愈快樂愈墮落》中的「台灣」與另一個空間

文/陳穎

959562_13961533634G35

這篇文章寫在二〇一五年,香港「回歸」中國滿十八年的這一年。[1] 在這個時間點上回顧兩部九十年代末、產生自強烈時代背景的香港(男)同志電影,必然需要回答為什麼。為什麼是這個時間點?尤其兩部電影都處理香港人當年面對「回歸」這個未知數的複雜心情,事過境遷的十八年以後,當日的心情自然有所適應、調整和改變。不過,我認為正是因為已經有所適應、調整和改變,有了時間的距離,才更值得我們回顧昔日的作品──以一種預言應驗式的後設視角。
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