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星的誕生:莫杭的好萊塢明星神話理論

文/吳惹內

Les-stars-500

明星研究作為電影研究重要的一支,最早可追溯至六〇年代學者們對於好萊塢現象的各種討論。在各方討論中,莫杭(Edgar Morin)的《大明星:慾望、迷戀、現代神話》(Les Stars)一書是最早以粉絲觀點出發,對明星現象進行較有系統化、結構化的分析,進而探討粉絲慾望偶像的能動性(agency)。

在本書中,莫航以社會學取徑出發,蒐集粉絲們寫給偶像的信,藉以分析偶像和
粉絲之間的互動。他發現偶像和粉絲之間並不只有「明星產業」中利益價值的交換。粉絲透過各種能和偶像互動的管道(如書信、粉絲俱樂部見面會等),展現出自己的慾望認同;更有甚者,粉絲能夠左右明星在再現文本中的形象建構。這個現象展現出粉絲們一直以來被低估的情慾力量。

《大明星》一書可粗分為兩個部分:一是記敘明星的時代現象,另一是專文討論個別明星的篇章。莫杭是第一個將明星現象與現代性發展交互分析的學者。他認為,明星光芒是電影工業的產物,隨電影工業誕生,亦隨著電影的沒落而沉寂。電影誕生的1890年代,正是舞台劇的尾聲。在當時的社會裡,並沒有所謂「明星」的概念,表演者只是「藝人」;但隨著好萊塢電影
工業的發展,電影的影響打破國家疆界,開始跨國流散,能稱作「明星」的演員在這時才正式出現。

莫杭認為,第一代的明星出現於一戰期間,他們扮演道德、情感上最完美的典型,如神一般,具有穩定社會的功能。到了三〇年代,隨著資本主義造就了小資產階級的興起,階級流動成為可能。寫實主義因此開始在電影再現中興盛,反映著人們的生活。這個時期的觀眾認為理想一蹴可及,對於生命懷抱積極正向的態度。相反地,他/她們也就更懼怕死亡。這樣的大眾心理,反映在電影再現中,便是美好結局(happy ending)的興起。

二戰期間,電影工業轉趨蕭條。直至二戰後,電影開始以女明星的性感作為賣點,粉絲們對明星們的情慾力量,維繫著岌岌可危的電影業。然而,六〇年代開始,隨著義大利新寫實電影的出現,以及電視的普及化,莫杭認為明星已經蕩然無存。相較於大卡司的好萊塢電影,低成本的義大利新浪潮電影直接擢用素人演員。這樣的電影產製方式,已然取消明星存在的必要。然後,隨著次文化的興起,對應的粉絲族群依舊找到能代表他/她們的明星。

莫杭指出,構成粉絲的族群主要有兩類:一是青少年,二是女性粉絲。這兩者所代表的次文化,也在同時崛起。詹姆斯迪恩(James Dean)桀傲不遜的形象,象徵著青少年文化對於主流文化價值的反動。而性感尤物如瑪麗蓮夢露(Marilyn Monroe)或碧姬芭杜(Brigitte Bardot)則象徵女性情慾的自覺,女性開始主動追求自己的慾望對象,表現自己的情慾,這和既往女性在性別行為展現上,較為被動的形象大相其趣。

莫杭認為,六〇年代的粉絲們,不再期待這些「非明星體系出身的明星們」扮演理想的典型,或是文化的統合者。相反地,這些明星的出現,是為了反映每個人在生活中會遭遇的問題,也就是每個人對於生命的追尋。

此外,莫杭透過描寫粉絲和明星們的互動,辯證明星跟粉絲之間的相互需求關係。莫杭以明星宗教譬喻粉絲追尋偶像的狂熱,明星活在眾人的目光之中,成為粉絲的情慾投射對象。粉絲透過各種情感和物質的獻祭追隨明星。他╱她們寫信給明星的行為,成為莫杭眼中「愛情的宣言」。有趣的是,莫杭以「愛神維納斯」形容明星們作為
 「半人半神」的存在,詮釋明星文化中特有的現象:「女粉絲和女明星都較多。」

莫杭援引李奧羅斯坦(Leo Rosten)及瑪格利特索羅普(Magret Thorp)的研究,指出粉絲構成的組群,大多數不超過二十一歲,且多為女性。此外,女明星「最容易被塑造、被理想化、卻最不真實;然而,她們卻最受歡迎」(119)。針對這兩個現象,莫杭認為,這解釋了粉絲對偶像理想完型的慾望:粉絲模仿女明星,向女明星追尋指引,她們藉由追逐明星們的八卦,作為佔有偶像的方法。這個現象解釋了為何從三〇年代開始,粉絲對於娛樂圈的緋聞越趨狂熱。莫杭也描述了女粉絲慾望男明星的情形,甚至認為電影中男女主角的吻戲,亦成為現代男女的戀愛相處指南。明星全方位地充斥在現代生活之中,成為如同宗教一般的存在。

然而,以性別切角再閱讀《大明星》時可以發現,男性觀眾和男明星的討論在本書幾近缺席。莫杭以專文討論女粉絲的慾望和女明星的建構過程,卻以研究數據或「所謂常識」,略過成年男性的討論,以至於莫杭在討論六〇年代的明星現象時,以女性和青少年作為討論主體,雖然指出了次文化相較於主流男性把持的文化場域,是以反文化的模式作為次文化的建構方式。然而,這種說法卻低估了次文化可觀的顛覆力量。

因此,就莫杭而言,青少年若是無法成功過渡到事業有成的男人,就會成為「問題」。同樣地,雖然莫杭並未寫明女性和家庭生活直接的邏輯等義關係,卻在書寫夢露之死時,展露出對於女性情慾的抑挫。莫杭認為,「女性依舊需要生活」,因此像夢露這樣積極追尋情慾的偶像,常常受到內心想要「重歸(家庭)生活」的慾望困擾。

在此可以看出這個論述當中的二元結構,女性的情慾追求和家庭成為天平的兩端。就莫杭而言,夢露高張的情慾形象,一手促成她的死亡;相反地,大部分「一般」的男性只需「專注於事業等專業表現」,他們不需追求生活的感覺,他們也不會因為情慾和家庭生活的拉扯陷入苦惱。在這本書中,不被看見的男性觀眾,躲過了論述的剖析,他們可以自由地慾望明星,或是就莫杭所言,這些成年男性根本不「慾望
明星」,因為他們慾望的是事業上的成功,他們慾望的是自己。

奠基上述,我們可以發現:粉絲生態的多元性,在這本書中並沒有獲得足夠的討論。沒有男性粉絲,甚至連男明星的建構過程也不被討論。男明星作為女性情慾的投射對象,在性別上是否和女明星被神格化、拜物化的慾望過程有所不同?莫杭在這本書中並沒有提出詮釋。此外,莫杭雖然以同性情慾論證女粉絲對女明星的認同,卻也以男明星作為慾望對象的論述,將女粉絲的情慾位置,限縮於異性戀之內。女同志粉絲族群的慾望,在這本書中亦沒有得到充足的討論。更不用說陰柔男同志對於女明星的慾望認同,根本外於本書的論述體系。綜觀上述,可以發現《大明星》一書固然寫盡粉絲對於明星的慾望投射,卻規避了慾望在主流的性別論述位置外,還有更多可能的風景。所以,這本書縱然寫盡愛欲,卻只是⼀個異性戀男性寫給明星和粉絲的「愛情宣言」,這是一本異男寫給明星和粉絲的情書。

不過,所幸隨著性別多元意識的抬頭,後續的討論也隨之出現:譬如理查戴爾(Richard Dyer)在《天堂身體》(Heavenly Bodies)一書中,就詳盡地描繪陰柔男同志,如何慾望並認同茱蒂嘉蘭(Judy Garland)。話雖如此,我們還是不能因此低估《大明星》一書的重要,因為作為明星研究的先驅,莫杭看見了這個世界對於明星的狂熱,不僅只是無聊的消遣,而是推進這個世界前進的力量。

 

引用文獻

Morin, Edgar 著,鄭淑玲譯。《大明星:慾望、迷戀、現代神話》。台北:群學,2012年。

發表留言